中文
English

《福建新视野》| 福建省泰源船业有限公司: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4-01-11


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泰源船业凭借专业的技术团队、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以高品质的船舶赢得船东的一致好评。


连江苔菉镇,地处黄岐半岛最东端,是闽浙海上主要航道之一,素有“福州的天涯海角”之称,是集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上贸易运输、水产品冷冻加工于一体的渔业重镇。福建省泰源船业有限公司,就生根于此,成长与此。



       泰源船业创建于1920年,前身为苔菉造船厂。百年间,泰源船厂经历了多种所有制改革,殚精竭虑研发各类机械化钢质渔船,是目前福州地区唯一一家保存完好的民间传统百年船厂,同时也是福州地区首家建造钢质渔业船舶的民营企业。具备国家二级船舶建造资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创下了福州地区民营渔船建造企业多项第一,用赤诚书写了八闽工匠精神。


90年代,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木质渔船转型为钢质渔船的政策,泰源船业打造了本地区第一艘沿海渔业捕捞钢质渔船--“闽连渔0217”,翻开了本地区依靠钢质渔船进行捕捞的历史篇章。钢质渔船投产使用后,渔民的生产效益显著提升,加快促进了本地区渔民对渔船转型升级的积极性。
90年代末,面对行业困境,泰源船业率先组建了海水养殖配套装备研发技术团队,精心打造出全省第一艘“海水养殖多功能辅助船”。该装备成本低、功能全面、实用性强,适合应用于养殖初期生产规模,为福建省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有力推动。
2000年,泰源船业率先开发出本地区第一艘适用于深远海作业的“渔业辅助船”--闽连渔F0485,有效解决了深远海捕捞作业渔船因受后勤补给以及渔获物转载等制约深远海捕捞发展等难题。
2005年成功承建国家公务船--“中国渔政35306”,开辟本地区民营船厂首次承接国家公务船建造历史,打开了本地区民营船厂向高端造船业发展的新市场。
2009年承接了本地区民营船厂中首张来自国外的渔船批量生产订单,先进、实用的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评价,大大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同时为国家创收外汇做出贡献,开拓了国际市场。
2010年成功建造了6艘来自非洲订单的远洋作业渔船,建成后由福建省建造厂航行直达毛里塔尼亚,创下中国小渔船顺利穿越世界闻名的恶劣海域好望角的航海记录,向国际展现出中国海工装备的优质水平。
2016-2019年,泰源船业精心开发出十余款海洋捕捞渔船。创下福州地区民营造船企业在“十三五”期间为海洋捕捞业开发装备数量最多的记录,为一线渔民创造了巨大的就业空间。
18.3m福船(“心澜”号):2020年,泰源船业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联手复原300年前福建传统木帆船经典船型,技术团队召集了本地区最优秀的传统造船匠人,沿用传统福船工艺复原建造。过程中记录下每个工艺细节,百年匠心,非遗传承,让传统“福船”建造工艺继续发扬光大,极具社会效益,彰显船舶文化魅力。
福船“心澜”号是福建省第一艘经省船检局审图批准的传统木质帆船,建造完成后主要航行于闽江口海域,可纯帆无动力驾驶,作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类学生教学实习以及福船文化技艺研学之用。海上试航时的帆影惊艳国人,让消失40多年的帆影再现中国海,“心澜”号成功选入央视2021年《蓝海中国(福州篇)》,为福建海洋文化宣传做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广的创新型海工装备:
1.22m小型围网渔船:该船为钢质单甲板近海海区围网渔船,续航力2000海里,自持力30天。具有首驾驶视线好、后甲板作业空间大、操作简单、拖力强等突出优点,是目前近海作业生产力最强的渔船之一。
2.51m灯光围网渔船:本船为钢质单甲板远海航区围网渔船,续航力5000海里,自持力60天。船舶稳性好、捕捞设备先进、拖力大、产量高,是目前国内远海捕捞业中生产力最强的渔船之一。
3.10300m³深远海养殖平台(“泰渔1号”):2020年,泰源船业成功研发出省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养殖平台--“泰渔1号”,倾力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为推进深远海养殖业转型升级进行了踏实的技术探索。
该装备平台上设有鱼笼旋转、平台调稳、活水鱼舱、鱼饵冷藏、货物起吊、休闲旅游等功能装备,设备配置合理、实用、安全、环保等特点突出,整个平台创新技术十余项,已获得专利,其中五项为国内首创(液压系统、绞车设置、便捷绞车、鱼茏结构、活水舱),也是福建省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养殖平台。
4.超大容量高成活率活蟹运输船:2022年开发出国内首艘第四代活蟹运输船,基于集成制造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实现螃蟹智能活水保鲜和大容量、高成活率、全天候、跨区域运输,能够有效缓解当前近海渔业资源紧张和人们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对远洋渔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智能化远海渔业辅助船:2023年推出福建省首艘大型智能化远海渔业辅助船,构建全船综合传感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轮机舱远程控制和自动报警等功能,显著提升渔运效益,增强船员海上生活舒适度和航行安全性,是未来发展远海渔业捕捞首选的渔业辅助船舶。
6.电力推进深远海养殖辅助船: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发展高质量深远海养殖,泰源船业与闽江学院联合研发“深远海养殖辅助船”,开创电推进海水养殖辅助管理船之先河,该装备建成后将保证深远海养殖安全生产和经济高效运维,为减少海洋渔业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供可复制样板。
7、智能化南鲍北养活鱼运输船:海水养殖常受自然界各种条件限制,如高温、台风、赤潮等,对养殖业打击巨大。为了有效规避自然灾害,降低养殖风险,连江县推动了全国首例南鲍北养养殖模式。为有力配套“南鲍北养”工程,泰源船业着手研发福建省第一艘专业的南鲍北养运输船,这将是福州地区配置最齐全的智能化南鲍北养活鱼运输船,活水舱容较传统船型提高了10%,超大容量船舱能够保持鲍鱼稳定成活率。同时,船上的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能够为渔民提供海上水质、水温、盐度、供氧情况的实时动态智能监测,为提高鲍鱼生长速度、成活率、品质和口感提供保障。
“工匠精神,以质创源”是泰源船业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泰源技术团队始终发扬“择一事,终一生”的敬业精神,以科技创新促发展,靠诚信经营拓市场,创造了良好业绩,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十佳渔业船舶修造企业”等荣誉。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那些温暖的关怀,那些深切的期望,曾经催动行进的脚步、激发改变的热望,汇聚成不忘初心、再续华章的磅礴力量,鼓舞“泰源人”在新时代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扬帆远航,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关注我们





分享